中国宫殿式建筑

中国宫殿式建筑

建筑示例:圆山大饭店建筑细部

建筑示例:阳明山中山楼内装

建筑示例:建功神社改建的南海学园

中国宫殿式建筑,或称为北方宫殿式建筑,是指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后,以中国古代宫殿样式为设计主题的现代建筑。一些建筑师以新的建筑材料、技术来表达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在样式上大都承袭北京紫禁城等旧时宫殿的“外貌”;此名称亦包含战后台湾自1960年代以来推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而兴建的复兴式建筑,如台北故宫、国父纪念馆等。此称谓目前尚无统一的定名,有研究者暂将其统称为“宫殿式建筑”(Palace Architectural Style)。[1][2]

历史沿革[编辑]

自官方文件追溯,“中国宫殿式”一词最早现于1927年8月27日北平图书馆的竞图评审团报告,报告中提到首奖的设计成功地将现代图书馆的需求与中国宫殿式风格结合。尔后,1928年6月份的《亚洲》杂志刊载一篇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写的〈中国的建筑文艺复兴〉(An Architectural Renaissance in China),提到将中国宫殿式风格与现代公共建筑作结合,置入各种中国现代教育机构的设计。墨菲认为:

每个国家都有她特有的建筑发展,建筑师无论是本地人或外来者,都应该在营造的过程中维护这样的风格。然而,今日的中国建筑师对自己原有独特的建筑传统元素陌生,形同外人一般,无法融会贯通地运用在因应今日生活所需的平面与构造上,也无法继续维持她的美感和品质。

其后,墨菲在中国领衔设计的燕京大学和金陵大学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建筑的代表作。

1929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制定《首都计画》,定调“政治区之建筑物,宜尽量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凡古代宫殿之优点,务当一一施用”。墨菲遂应孙科委托替国民政府委托著手都市规划。这类“新功能、旧形式”的建筑符合现代建筑的功能需要,又充分展现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貌,于1930年代中国成为官方公共设施建设推崇的建筑首选,从而蔚为风尚。[来源请求]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墨菲将中国宫殿式建筑的元素带回美国家乡修建塔楼。

墨菲构思的“中国宫殿式风格-中国现代建筑-中国现代教育”连结上国家大规模的建设,随著中华民国政府迁台而引进台湾,并广泛运用于全台各地的公共建设。台湾战后40馀年间的佛教建物,皆是仿宫殿式建筑,此类建筑亦为台湾戒严时期所规定的佛寺规格[3]。

代表性建筑[编辑]

南京中山陵的重檐歇山顶与台北中正纪念堂的八角重檐攒尖顶。

中国大陆[编辑]

主条目:南京民国建筑

金陵大学旧址

金陵大学礼拜堂

北大楼、东大楼、西大楼

学生宿舍

金陵女子大学旧址

会议楼

科学馆

文学馆

学生宿舍

图书馆

大礼堂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旧址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平图书馆旧址

重庆大学早期建筑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旧址建筑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

中山陵(吕彦直设计)

孙中山纪念馆(藏经楼)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群

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范文照、赵深设计)

国民政府主席官邸(陈品善设计)

国立中央研究院旧址(杨廷宝设计)

总办事处

地质研究所大楼

国民政府交通部旧址

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旧址(杨廷宝设计)

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杨廷宝设计)

励志社旧址(范文照、赵深设计)

南京博物院(徐敬直设计,中国文艺复兴式建筑)

广州中山纪念堂(吕彦直设计)

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

上海市立博物馆

金陵大学大礼堂

金陵大学北大楼

金陵大学东大楼

金陵女子大学会议楼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平图书馆文津楼

重庆大学理学院楼

河南大学礼堂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

中山陵

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

国民政府主席官邸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励志社一号楼旧址

广州中山纪念堂

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

台湾[编辑]

国立历史博物馆(1964)

国立故宫博物院(1965,黄宝瑜)

阳明山中山楼(1966年,修泽兰)

文藻外语大学正气楼(1966) [4]

台北广播电台

中山足球场

辛亥光复楼

国立国父纪念馆(1972,王大闳)

国立中正纪念堂(1980,杨卓成)

中国文化大学大成馆(卢毓骏)

淡江大学宫灯教室

台湾银行高雄分行(1949年,陈聿波设计[5])

国立台湾科学教育馆(今工艺中心台北分馆,1958年,卢毓骏设计)

台北府城东门(外观改动,1960年,黄宝瑜设计)

台中高农中教师会馆(今台中高农实习旅馆,1961年,修泽兰设计)[6]

国立故宫博物院 (1965年)

梨山宾馆(1965年,杨卓成设计)

阳明山中山楼 (1966年,修泽兰设计)

国民革命忠烈祠 (1969年,姚元中设计)

圆山大饭店(1973年,杨卓成设计)

日月潭文武庙(1975年谢自南设计)

台中孔庙大成殿(1976年)

台中孔庙观德门(1976年)

台中孔庙大成门的歇山顶 (1976年)

高雄左营孔庙大成殿(1976年)

中正纪念堂(1980年,杨卓成设计)

台南中国城(1983年,李祖原设计)

盐水天主圣神堂(1986年,李少峰督建)

国家音乐厅 (1987年,杨卓成设计)

国家戏剧院斗栱(1987年,杨卓成设计)

国家戏剧院栏杆(1987年,杨卓成设计)

相关条目[编辑]

中国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

宋朝建筑

明朝建筑

中国现代建筑

台湾建筑

民族形式建筑

复兴式建筑

新古典主义建筑

帝冠样式

韩式传统风格现代建筑(英语:Korean architecture#Modern architecture)

中体西用

参考文献[编辑]

^ 张弘昌. 戰後台灣的宮殿式建築主體性--以王大閎與李祖原作品析論為例.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2009: 14-15.

^ 蒋雅君、叶锜欣. 「中國正統」的建構與解離-故宮博物院之空間表徵研究 (PDF). 国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学报. 2015, (21): 39-68 [2023-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5.

^ 陈清香. 台灣佛教美術(Ⅱ)建築篇. 台北市: 艺术家出版社. 2008. ISBN 9789866565151.

^ 建築物介紹. 文藻外语大学. [2020-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 Kaohsiung 100. english.khcc.gov.tw. 2019-12-19 [202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德语).

^ 臺中教師會館(現臺中高農實習旅館). 台中市文化资产处. [202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中国宫殿式建筑

查论编中国传统建筑建筑史

新石器时代

夏商周

秦汉

三国两晋

南北朝

五代 · 辽 · 宋

金 · 元

南京民国建筑

现代

工种

大木作

小木作

彩画作

油作

瓦作

石作

土作

砖作

泥作

铜铁作

搭材作

类型

宫殿

城池

民居

园林

桥梁

石窟

古塔

牌坊

墓葬

人物

有巢氏

鲁班

墨子

李冰

阎立德

李诫

计成

蒯祥

样式雷

朱启钤

梁思成

林徽因

典章

《考工记》

《木经》

《营造法式》

《天工开物》

《园冶》

《工程做法》

其他

木作工具

风水

参见:中国宫殿式建筑、中国现代建筑

查论编中国传统屋顶顶造庑殿顶 · 歇山顶 · 悬山顶 · 硬山顶 · 单坡顶 · 攒尖顶 · 十字脊顶 · 盝顶 · 盔顶脊造直脊檩 · 檩条生起、暗厝 · 双檩卷棚

相关内容

英特尔® 酷睿™ i5-4590T 处理器
365安卓版

英特尔® 酷睿™ i5-4590T 处理器

⌛ 06-28 👁️ 5216
店铺数据如何分析?
365安卓版

店铺数据如何分析?

⌛ 07-03 👁️ 1635
soul星球有几个
365bet官网最新网址

soul星球有几个

⌛ 07-03 👁️ 2338
银行与证券的区别与联系分析
365bet官网最新网址

银行与证券的区别与联系分析

⌛ 06-30 👁️ 7046
妲己屬於什麼生肖?
365安卓版

妲己屬於什麼生肖?

⌛ 07-05 👁️ 9554
日本华人论坛 纪子妃迎58岁生日 坦言网络批评令人难以平静
必发365娱乐在线官网

日本华人论坛 纪子妃迎58岁生日 坦言网络批评令人难以平静

⌛ 07-02 👁️ 3877